也有人把更为放纵变化,更不易辨认的“狂草”称为大草的。清代曾一贞、张廷相说:“张伯英艺益(章草)从而肆之,连环钩锁,神化无穷,谓之‘大草’。”认为是张芝学习章草并使之更加放纵恣肆而创出大草的。
草书全用小王,大草书用羲之法,如狂草,学旭不如学素。
——冯班《钝吟书要》
清冯班在其《钝吟书要》中在谈学习草法时说:“草书全用小王,大草书用羲之法,如狂草,学旭不如学素。”对大草、小草、狂草进行了区别。
狂 草
狂草,是最为恣肆放纵的草书。一般认为是唐代张旭所创。其笔画简省连绵,常一笔数字,甚至一笔一行,隔行之间亦气势属连。
▲ 怀素《自叙帖》
由于其变化多端能运用各种轻、重、疾、徐、浓、淡、枯、润的笔墨变化,能表达各种不同的情感、意象。这类书体多是书家一时兴来之作,已近乎纯抽象的线的符号,使观者能在其中产生出种种联想,得到各不相同的感情上的共鸣和震荡。
故这类书体历来为人们赞叹、称颂和热爱,历久而不衰。
喜怒窘穷、忧悲、愉快、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出焉发之。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
——唐代韩愈《送高闲上人序》
能纳天地万事万物于一画之中。
——清代石涛
因此,草书,特别是狂草,是所有艺术形式中最超逸的形式之一。
明赵宦光说:“狂草,如张芝、张旭、怀素诸帖是也。”实际把大草与狂草混称为一种书体了。
(出自:《书法知识千题》)
▽
每周问答
毛笔哥哥公众号是我给自己建的一个书房,海量内部资料,诸多原创视频,点滴积累,不负韶光,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愿与君同享!
maobigege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