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为了想中秋和国庆这个节日的时候出去玩,顺便想记录一些,就买了一款随身记录仪,今天电脑上看视频的时候,有一些疑问:
1、我购买的记录仪是4K的,分辨率设置的是:3840*2160P;
2、为什么我录的视频帧宽度是1280,帧高度是720?总比特率却是17592kbps?数据速率也是17336kbps,总比特率和数据速率都差不多?
3、我购买的记录仪还是4K?我是不是上当了?
由于我是新手,对视频这方面知识比较欠缺,我就简单的查找相关资料并去学习了一下,得到如下结果:
一、比特率是什么意思?比特率是指每秒传送的比特(bit)数。单位为 bps(Bit Per Second),比特率越高,传送数据速度越快。
声音中的比特率是指将模拟声音信号转换成数字声音信号后,单位时间内的二进制数据量,是间接衡量音频质量的一个指标。
视频中的比特率(码率)原理与声音中的相同,都是指由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后,单位时间内的二进制数据量。
信道编码中,K符号大小的信源数据块通过编码映射为N符号大小的码字,则K/N成为码率,其中假设编码前后的符号表没有变化。
比特率又称“二进制位速率”,俗称“码率”。表示单位时间内传送比特的数目。用于衡量数字信息的传送速度,常写作bit/sec。根据每帧图像存储时所占的比特数和传输比特率,可以计算数字图像信息传输的速度。
二、比特率越高越清晰吗?讲之前,先给大家说一点基础知识,如下:
视频一般都会有帧高度、帧宽度、数据速率、总比特率、帧数率属性等。
数据速率就是一般说的视频码率。
总比特率是视频码率加上音频码率。
所以你把总比特率理解为码率也行,至少我们普通人不会刻意的把电影中的视频和音频分开考虑。
清晰度基本等于视频分辨率(也就是帧宽度和高度)。
在同比特率下,一般就是分辨率高的清楚,除非低于一个阈值,如果是8MB标清和120KB高清在10寸以上的屏做对比,明显会觉得标清清楚。
比特率越高,每秒传送数据就越多,画质就越清晰。视频中的比特率(码率)原理与声音相同,都是指由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后,单位时间内的二进制数据量。在数字多媒体领域,比特率是单位时间播放连续的媒体如压缩后的音频或视频的比特数量。
简单来说就是:
帧数率只决定流畅度,分辨率只决定尺寸的高宽,清晰度由“码率(数据速率)/比特率”决定,因此“码率(数据速率)/比特率”越大越清晰。
三、比特率一般设置多少才算最好?这里讲之前,我也要先给大家说一点基础知识,如下:
1Gbps = 1024Mbps
1Mbps = 1024Kbps
“视频大小=(音频码率+视频码率)*时长/8”。
正规说法是:1Gbps=1024Mbps,由于“1000”数字比较容易使用易记,因此有些时候 1Gbps≈1000Mbps;实际中很多都是按照1000来换算的。
在知道什么是视频比特率后,就来看一看视频比特率多少比较合适?
现在很多视频比特率一般都在2M-4M之间,这是以视频分辨率来划分的,其中720p视频的比特率一般为2M,而1080P视频的比特率则为4M,如果视频比特率超过了4M,那么视频质量就是我们常说的2K乃至4K了,其视频的制作成本也就比较昂贵了。
最后再来介绍下各个分辨率视频的最优比特率,方便大家依据视频需求自行调整:
360p或480p的视频:这类视频的比特率最好大于等于0.8M。
720p的视频:这类视频的比特率应该大于等于1.5M,其中以2M比特率最佳。
1080p的视频:≥2.5M,最优比特率为4M-8M。
4k视频:4k作为作为目前画质最高的视频类型,其比特率一般为12M。
总结:学习了相关知识后,再回去看我最初的疑问,答案已经出来了。
视频帧宽度1280,帧高度720,它是和分辨率是没有任何关系的,我的记录仪是否是4K只跟数据速率或总比特率有关系。
以我这为例子,我的比特率是:17336kbps/1024=16.92Mkbps;已经超过12M,可以确定是4K的记录仪。如果以视频分辨率(也就是帧宽度和高度)来看的话,它又不是真正的4K记录仪。
我又去特意去看了一下我表弟的“长安欧尚Z6 1.5T领航版”的360度全景环视行车记录仪中的视频属性,得到结果如下:
时长:00:03:00
帧宽度:2560
帧高度:1920
数据速率:10567kbps
总比特率:10567kbps
帧速率:21.00 帧/秒
突然感觉这车的360度全景环视行车记录仪还蛮不错的。以前我老是瞧不上他这个记录仪,总感觉不够清晰。